我公司主要针对回路中的电流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端输出及电能表屏PT输入端改造、母线压变计量熔丝相改造、母线切换等的改造。
同时还进行以下相关的降低二次压降的措施
由于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直接影响电能计量的准确性,甚至对系统稳定运行产生不良影响,为此人们在改善二次压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,归结起来可以分为降低回路阻抗、减小回路电流和增加补偿装置等三大类降低二次压降的措施。下面就这三种降低二次压降措施进行细致分析。
降低回路阻抗
在所有关于二次压降及降压措施的文献中,当分析二次压降的成因时,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阻抗是第一个被关注的参量。根据前面分析的结果,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阻抗包括:导线阻抗、接插元件内阻和接触电阻等三个组成部分。
1.导线阻抗
由于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的长度达
2.接插元件内阻
考虑到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中存在刀闸、保险、转接端子和电压插件等接插元件,在不考虑接触电阻的前提下,各元件的自阻和可以认为是一个定值,该值不易减小。但是修改其材质或者使用低阻抗的器材,还是可以有效减少其电阻的。
3.接触电阻
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阻抗中,接触电阻占很大的比重,其阻值是不稳定的,受接触点状态和压力以及接触表面氧化等因素的影响,阻值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,但是这种变化是可以控制甚至完全防止的。我们已经积累了很多接触电阻的处理经验,主要在增加接触面积,防止点接触;接触面需作表面处理,不能使用裸线;接触面设计要合理,不能随意使用导线本身作接触面等等。
从上述分析中,可以清楚看到,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阻抗的三个组成部分中,可以通过增加导线截面积降低导线阻抗;接插元件内阻可以通过更换低阻抗器材有效降低;接触电阻占主导地位,。于是得到降低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阻抗的具体方案为:
(1)使用低阻抗器材;
(2)各个接头需特殊处理;
(3)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更换更大截面积导线(不是很必要);
但无论采取何种处理手段,都只能将二次回路阻抗减小到一个数值,不能减小到零。
2.减小回路电流
一般情况下,电压互感器二次计量绕组与保护绕组是分开的,计量绕组负载为电能表等,负载电流小于200mA,因而现场测试若发现电压互感器一次回路电流大于200mA时,可采取以下措施减小电流:
(1)采用专用计量回路
目前电压互感器二次一般有多个绕组,且计量绕组与保护绕组各自独立。否则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流较大。
(2)单独引出电能表
专用电缆对于计量绕组表计较多的情况,即使该绕组负载电流较大,但通过专用电缆的电流因只有电能表计的负载而减小,因而电能表计回路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也较小。
(3)选用多绕组的电压互感器
对于新建或改造电压互感器的情况,有的电压互感器有两个二次主绕组和1个辅助绕组,可取主绕组中的1个作为电能计量专用二次绕组,这样该回路因只接有电能表而使电流较小,从而压降也较小。
(4)电能表计端并接补偿电容
由于感应式电能表电压回路为电压线圈,电抗值较大,使得流过电压线圈的电流即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流无功分量较大,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负载功率因数较低。采用在电能表电压端子间并接补偿电容的方法,可以降低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流的无功分量,从而降低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流,达到降低压降的目的。实际并接电容时,应选好电容值,一般以压降的角差最小为最佳选值。还应注意电容的耐压,以保证可靠性。但是此措施由于未被有关部门完全认可,所以并未被广泛采用,建议慎重使用。
2. 2.5装设电子电能表
电子电能表功能全,往往1只表可代替有功、无功,最大需量及复费率等表,因而可减小电能表计数量,同时电子电能表输入阻抗高,单只表负载电流只有30mA左右,因而使得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流大大降低,压降也就较小。
在上述5种减小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流的方法中,采用专用计量回路和装设电子电能表的效果明显,而且易于实现。但使用上述方法减小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流方案,只能有效降低回路中电流到一定值,因为该值是由仪表数量和仪表阻抗性质决定的,一旦接线形式和连接仪表数量确定了,二次回路电流的大小就基本确定了,即由于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接线特点决定了二次回路电流,无论采用何种方法,电压互感器二次电流不可能等于零。
